【个人简介】王伟卿,字子弘,号一之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2年6月毕业于华体买球,华体买球-中国书法学院,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华体买球,华体买球-中国造型艺术学院老师。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获得者,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二届平复帖奖书法展”“第三届齐白石奖书法展”“首届赵孟頫奖书法展”等,在河北省博物院、河北美术馆、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美术馆等举办陶瓷印作品展,并出版了《书法篆刻与教学研究》、《印记辉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陶瓷印艺术作品选》、《万水千山 苦难辉煌——迎接党的二十大 传承长征精神陶瓷印艺术作品选》等专著,作品被杜甫草堂博物馆、石家庄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王伟卿老师秉承植根传统、守正创新的创作精神,每一根线条的勾勒都诠释着艺术大家风范。他的篆刻工作室成立十年来,不断与良师益友探索陶瓷印的更多可能,2014年出版的《王伟卿篆刻作品集》成为工作室多元发展的稳固基石。

“我们的创作永远紧随时代的脚步。”王老师的语气中满是坚定。
他的艺术生涯从五毛钱三十张的宣纸开始,经历了从启蒙到专业的蜕变。2009年,作为大一新生的他,为了参加全国展,省吃俭用,使用旧报纸练习书法,墨水味伴着他度过了三个月的时间。
每一个传奇都因一段故事而兴,学会走路前迈出的第一步总伴着趔趄。王伟卿将作品递交上去的一刻,老师走过来欠欠身,轻声耳语:“伟卿,你还是别投了,把30块钱省下来,可以多买两张纸用。”少年的上进心被这声劝告撞破了一个角,但他选择用夜以继日的努力去粘连荣誉证书的每一根红线。
此后很长时间,王伟卿总是练字到后半夜,伴着月光,站在宿舍门前轻轻敲门,然后是长久的等待,宿管阿姨睡眼惺忪,“又练到这么晚啊”,王伟卿点头歉意地笑了笑。不知从哪天起,没了夜晚的敲门声,教室里却多了一盏长久点亮的灯光,见证着他对书法的执着与热爱。当全国第二届临川之笔书法展三等奖和第三届东北亚书法展铜奖的荣誉摆在面前时,他喜极而泣,努力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大学三年级时,王伟卿正式开始接触陶瓷印。他师从曾翔、马德田先生,他们的教学熏陶并影响着其在陶瓷印创作中的艺术风格和走向。在满是陶泥芬芳的教室里,王伟卿通过观察自然,将花草树木的神韵融入陶瓷印的构思中。

王老师深知陶瓷印不能只是守旧,得玩出新花样。他大胆改变字的形态,调整线条宽窄,尝试不同的布局与组合,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探寻最能彰显自我风格的契合点。
“艺术创作深挖传统,这是必经之路,也是绕不过的一个学习过程。”在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王老师给予陶瓷印更多的可能,学科化的细分也为篆刻走向大众提供了契机。
“望青年奋袂而起,以笔为剑,以梦为马,辟时代新章,铸盛世风华。”王老师给予当代青年厚望,讲求立德树人的同时不断究其长远,让陶瓷印走向社会,篆刻艺术面向全领域。未来,王老师将继续在教育与创作中砥砺前行,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体买球,华体买球-中国《东方学子》报社编辑
文字:影视艺术学院 张璧涵
书法学院 张博勇